1、终止合同后能否追究违约行为
合同终止后可否追究违约责任,要依据合同终止是什么原因而定:
1.假如因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导致合同没办法履行而终止的,可以追究违约责任;
2.假如合同履行完毕而终止的,不构成合同违约,不可以追究违约责任;
3.假如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合同而终止的,不可以追究违约责任。
《中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六条
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依据履行状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请求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弥补手段,并有权请求赔偿损失。
合同因违约解除的,解除权人可以请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主合同解除后,担保人对债务人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仍应当承担担保责任,但担保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
第五百七十七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弥补手段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2、起诉终止合同时效是多长时间
因合同终止产生纠纷向法院起诉的,起诉时效是3年,从了解权利被侵犯时开始计算。
《中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根据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了解或者应当了解权利遭到损害与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根据其规定。但,自权利遭到损害之日起超越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状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参考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合同违约行为
3、合同终止的情形有什么
合同权利义务的终止,简称为合同的终止,又称合同的消灭,是指合同关系在客观上不复存在,合同权利和合同义务归于消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
1.债务已经根据约定履行;
2.合同解除;
3.债务相互抵销;
4.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
5.债权人免除债务(债权人免除债务人部分或全部债务的,合同部分或全部终止);
6.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但涉及第三人利益的除外);
7.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终止的其他情形。
引使用方法条
中国民法典